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, 2019的博文

《琅琊榜》中萧景睿辞别梅长苏——一个最有包容心的人

图片
琅琊榜(第一部)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中国大陆电视剧(至少在垃圾电视剧充斥的 201x 年是如此),我对其中的一个非主角人物非常喜欢,他就是萧景睿,尤其是下面一段内容: (注:如果上面的视频不能播放,请从下面的腾讯视频中的 21:50 时间点开始观看) 琅琊榜(第 26 集)萧景睿辞别梅长苏 在萧景睿的父亲因为梅长苏的复仇计划被抓(后被判流放),家庭分崩离析后,萧景睿金陵与梅长苏离别,他说了这样一段话: 「我曾经因为你这么做非常难过,但我毕竟已经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孩子了,我明白了,凡是人总有取舍,你取了你认为重要的东西而舍弃了我,这只是你的选择而已,若是我因为不能被选择就心生怨恨,那这世间岂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谅之处。毕竟谁也没有责任要以我为先,以我为重,无论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强求。」 这段话是这部电视剧中我最喜欢的一段台词,也是最能提现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的:他如何处理怨恨甚至是仇恨。 从萧景睿的话中,我们看到的他的大度,他的包容。就像梅长苏的副手黎纲后面对梅宗主评价萧景睿说,他(萧景睿)真的是最有包容心的人。 有时候我也陷入一种怨恨的情绪中,因为我们总会遇到那个让你恶心的人,那个伤害过你的人,就像琅琊榜里,梅长苏从事实上毁掉了萧景睿的家庭——虽然这个家庭的破碎是罪有应得。 如果你心中也有怨恨,那么我也建议你多看看这个视频片段,希望能够让你的内心获得一些平静,给你一些启发。

百家讲坛《易中天品三国》观后

图片
当年央视百家讲坛热播《易中天品三国》这个节目的时候,我并不是特别感冒,最近翻出来这个讲座视频看了一下,感觉还是不错的。当年的央视百家讲坛也因为易中天的品三国节目收视率暴涨,后来才有了更多的学者来讲更多历史、文化类话题。易中天的品三国为什么在当时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,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: 1、诙谐幽默的讲座模式 专家学者讲座给人的感觉,很多人感觉是一副学究样,专家用晦涩难懂的方式穿插着各种专业词汇,普通听众听几分钟就会进入打瞌睡的困扰状态,但是作为厦门大学教授的他却一反严肃学究模式。三国故事是历史题材,人物事迹发生在距今 1800 多年前,但是易中天在讲解的时候,经常能够穿插各种现代词汇,插科打诨,让观众捧腹大笑。 例如讲到诸葛亮「空城计」的故事时,易中天说诸葛亮在城楼上唱起了卡拉 OK;又讲到刘备三顾茅庐请到诸葛亮出山时,说刘备高兴得就像老鼠爱大米(「老鼠爱大米」是当时红遍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);讲到某些汉代的动作礼仪时,易中天会现场做动作示范……作为一个大学教授,这些举动是反大众常识的,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。 2、故事编排和语言组织新颖有趣 如何把一个故事讲好,最大限度提起观众的兴趣?在这一点上,易中天是很擅长的。同样一个故事,你会发现听易中天这个版本至少要有趣很多。例如讲三国先从曹操讲起,而且不是按部就班地讲,从反大众认知开始讲——曹操是被冤枉的,为什么呢?于是巴拉巴拉开始讲为什么,这自然就勾起了观众的兴趣。另外在结构和编排上也尽量让观众容易理解,不会让普通人感觉困惑。例如讲三国就分开魏蜀吴,从魏讲到蜀再讲到吴,而不是一股脑的搞杂糅,增加普通观众的理解负担。 3、反常识的讲述模式 易中天教授在很多广为人知的人物上下了很大功夫。例如大多数人是从《三国演义》这个热门经典电视剧了解三国中的人物的,但是《三国演义》毕竟是小说,人物事迹有很大艺术加工的成分,这就造成了三国人物的艺术形象和历史形象出入很大。易中天就从这个角度出发,最先从曹操讲起——给曹操平反。当然后面还有很多人物,也是从反大众认知的角度讲,特别是诸葛亮、鲁肃这些三国中的经典人物。在大众心目中曹操是个大奸臣,易中天说他不全是,「曹操是个可爱的奸雄」,于是听众就跟着他的节奏进入了三国的故事中。 (对曹操的评价)  (曹操与诸葛亮的比较)  (分析孙

人教版初中语文经典名篇诗词曲五首《赤壁》等

图片
摘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        刘禹锡 赤壁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杜牧 过零丁洋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天祥 水调歌头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苏轼 山坡羊·潼关怀古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张养浩

人教版初中语文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
图片
摘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送东阳马生序(节选)     作者:宋濂

人教版初中语文《马说》

图片
摘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马说         作者:韩愈

人教版初中语文《出师表》

图片
(《出师表》书法作品) 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一直为后世推崇,他既是诸葛亮本人「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」的真实写照,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。在该名篇中产生了大量广为传颂的名句和成语,因此无论从做人还是从文学素养的培养,《出师表》都是值得反复诵读的经典名篇。 摘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(上册) (前)出师表        作者:诸葛亮 ------------ 古往今来,《出师表》一直是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书写的热门篇章,下面贴出几张从网络寻找到的书法作品图片:

人教版高中语文《过秦论》

图片
摘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 过秦论 作者:贾谊

人教版高中语文《烛之武退秦师》

图片
摘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 烛之武退秦师 选自《左传》 【课文原文】 (以下原文内容已与教材图片校对) 晋侯、秦伯围郑,以其无礼于晋,且贰于楚也。晋军函陵,秦军氾南。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:“国危矣,若使烛之武见秦君,师必退。”公从之。辞曰:“臣之壮也,犹不如人;今老矣,无能为也已。”公曰:“吾不能早用子,今急而求子,是寡人之过也。然郑亡,子亦有不利焉。”许之。 夜缒而出,见秦伯,曰:“秦、晋围郑,郑既知亡矣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,敢以烦执事。越国以鄙远,君知其难也,焉用亡郑以陪邻?邻之厚,君之薄也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,君亦无所害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,许君焦、瑕,朝济而夕设版焉,君之所知也。夫晋,何厌之有?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,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?阙秦以利晋,唯君图之。”秦伯说,与郑人盟。使杞子、逢孙、扬孙戍之,乃还。 子犯请击之,公曰:“不可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。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;失其所与,不知;以乱易整,不武。吾其还也。”亦去之。

最终毁掉王者荣耀的会是玩家

图片
(王者荣耀英雄皮肤壁纸:杨玉环-遇见飞天) 杨玉环的「遇见飞天」是我最喜欢的王者荣耀游戏壁纸,它是王者荣耀官方(天美)邀请第三方原画师结合敦煌壁画的优秀再创作,当然游戏内这款皮肤的动画模型展示也很美。更厉害的是,遇见飞天的岩彩画在国际知名绘画展上还拿了奖,天美为这款皮肤制作的主题音乐也非常好听。油管上没有找到合适的展示视频资源,大家可以到王者荣耀官网或者其它视频站查找。 不得不说,王者荣耀是一款制作很精良的手机游戏,至少在 MOBA 游戏是这样的,它有庞大的用户群体(中国大陆是王者荣耀,海外有克隆版「传说对决(台版)」、Arena Of Valor(欧美版)),而且举行了颇具影响力的职业赛事。 虽然如此,但我不得不说,现在这款游戏正在走下坡路,至少在用户增长和留存上是如此,从周围人的使用比例就可以看出来,越来越多的人脱坑了。为什么很多人会脱坑?我认为根源是 5V5 的这种赛制。 游戏的玩法是每个人和另外四个人组队对抗敌方 5 人,问题就出在队友身上。对于我来说,我对每一场比赛还是比较认真的,尤其是排位比赛,我会提前做好很多准备,尽量把可能干扰自己打比赛的因素避免掉,在游戏中也是尽量做到不脱队友的后腿,游戏失败了,也会去找原因,学习、成长、进步。 可是很多人是怎样的呢? 动不动就挂机(排位赛也挂机),各种说得出说不出的理由;动不动就开口骂人;全局比赛无脑送人头……很多人从来不考虑如何赢得比赛胜利(尤其对每个人影响很大的排位赛),选择英雄时不看阵容胡乱选,永远只玩一个英雄却永远是渣渣水平,对于游戏中的策略,技巧,英雄相生相克这些需要动动脑子的更不会去思考。所以,在低端局中(王者以下的都是低端局),对于认真对待游戏的人来说,游戏体验是非常之差的。 王者荣耀还有个要命的机制,那就是控制每个人的胜率在 50% 左右,只有非常厉害的高手在多排时才能做到胜率超过 60%,什么意思呢?就是你如果打 100 场比赛,你差不多要输掉 50 场。这样在游戏中,由于系统胜率的控制,游戏能力强的会匹配到能力差的,让强的带动差的取得比赛的胜利。天美这样做不过是为了留住大量水平很差的玩家,但是问题来了,凭什么能力强的胜率不能高,不能赢得比赛,能力差的要躺赢? 我曾经天真的以为,可能因为我现在所处的段位太低了,所以才会有这么多坑爹的队友,一旦升上去就好了。但是

原来人可以这么优雅:董卿朗读《红楼梦》

图片
这是一张董卿在「朗读者」这个节目中朗诵《红楼梦》节选片段视频中的截图。 视频可以从以下几个链接获取: 1)YouTube 备用 YouTube 链接: [朗读者]董卿朗读《红楼梦》(节选) | CCTV 2)备用哔哩哔哩链接: 【朗读者】董卿朗读《红楼梦》选段 蓝光(1080P) 这个视频我反复看了好几遍,说实话,我完全被这个片段吸引住了,或者说被董卿这个人吸引住了,我从来没有看过一个人在朗读一段文字的时候,如此优雅,或者说,我已经好久没有被一个人由内而外无法阻挡的优雅气质吸引。 离开校园工作几年后,我就变得浮躁了,就连看书也是只看工作或者职场提升相关的,《红楼梦》这样的,对工作有用吗?对涨薪赚钱有用吗?很多时候,我内心不自觉地在问自己这样问题的时候,我已经变得越来越世俗和功利了。 记得一次我去宜昌游玩,在朋友圈发了几张很好看的图片,然后附上一句:舟行碧波上,人在画中游。一个同事回复说,「要是我估计只会用一句‘卧槽,真好看!’来评价」。我们很多人是不是也都差不多变成了这样,所有觉得好的东西,都只会用一个简单粗暴的「卧槽」来评价,来抒发自己的感情,什么时候,我们对词汇的掌握已经如此匮乏。 人与人最大的区别不是外在的,而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。所以,不要一直局限在读快餐畅销书或功利性的职场书上,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读一下「红楼梦」这样的经典名著,因为人在吃饱喝足后不能活得太粗俗(世俗)了。

纪录片《城市24小时·深圳》观后

图片
「城市 24 小时」是中国大陆 CCTV(央视)推出的一个纪录片,首季只拍了郑州、武汉、深圳、成都、厦门这五个城市,我大致都看完了,对深圳印象比较深刻,这里简单记录一下深圳这一集的感受。 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大致相同,都是以 24 小时为时间线,将一个城市的主要特色串起来。又因为每一集都相对短小,所以对一个城市的介绍都较为简要,很多观众吐槽,有些应该介绍的却没有介绍,但总体上对于不熟悉一个城市的人来说,还是比较直观地来了解的。 下面就结合我在看「深圳」这一集时截取的视频画面,来说一下其中的内容: 第一个故事是讲金融从业者的。金融行业有着令人羡慕的高收入,但他们也有比一般行业更高的工作强度,很多人都需要每天工作 12 个小时。纪录片中的金融从业者,每单的交易量都超过 1 亿人民币,所以他们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,因为一个失误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。 紧接着的一个故事也同样的高收入从业者——高端职业猎头。因为深圳确实存在着相当多的高收入岗位,因此高端职业猎头也有市场需求。纪录片中介绍到,有很多岗位都能够提供年收入 50 万元以上的薪水,这个收入相比其它城市来说,有着非常大的诱惑力。正因如此,高收入人群的比例相对较高,正说明这个城市具有更高的发展潜力。 人工智能也是深圳的热门新兴行业,很多创业者在这里找到了发展机会,成功的创业者已经借助发展的东风捞到了第一桶金。 电子产品的年年热销,也带动了全国最大的电子市场的繁荣——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,在这里,每天有超过 8 亿人民币的交易量。 在深圳,将近有 3 万名跨境学童,他们生活在深圳——跟随父母住在深圳,但是每天去香港求学,这部分孩童一般是高收入人群的子女。他们的父母有着较高的收入,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更优质的教育,在不能出国留学的情况下,把孩子送到不算远的香港去念书就成了这些人的选择。 深圳的高收入和高工作强度也同时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——「共享家长」,有些父母因为没有时间来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,尤其是放学之后到晚上下班见面的一段时间,因此会把孩子交给有时间照顾孩子的家长帮忙照看,包括孩子的饮食和学习。也就是高收入者花钱找人帮忙照看孩子。 慈善也是深圳一个明显的标签,因为高收入人群比例大,自然会有一些人会把赚到的钱回馈给社会。一方面参与到慈善中的人,

切尔诺贝利Chernobyl(2019)观后

图片
切尔诺贝利Chernobyl(2019) 这部纪录片,是美国的 HBO 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拍摄完成的,虽然只有短短的五集,每集只有四十分钟,但是它几乎完整地再现了事故的前因后果,而且故事极具吸引力,获得了网络上的一致好评。 下面的截图是豆瓣上的评分截图,截止到2019年08月12日,总共有 15 万人参与了评价,给出了 9.6 分的极高分数(满分 10分)。 这部纪录片在中国大陆属于禁片,不会被大陆引进,也禁止通过网络渠道传播分享视频内容(「切尔诺贝利」被设置为敏感词)。 下面来简单说一下观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的感受,因为距离观看完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了,所以有些地方的感受已经没有当时那么强烈了,但正是因为这样,才能够提现这部纪录片哪些地方真正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 先贴一组之前观看时的视频截图(来自最后一集): 1、高度还原了事故现场和事故的前因后果。 影片从多个方面反应了辐射量的惊人剂量,例如测量计爆表,仪器失灵,大量的事故现场人员的辐射反应镜头特写,尤其是一些殷红、浮肿、溃烂的镜头,让人触目惊心。正是因为这样的高剂量辐射,政府的隐瞒,让大量无辜又无知的群众暴露在核辐射下,才更加让人心惊胆寒。 观众仿佛身临其境,仿佛辐射就发生在自己身边,这些感受给人极其深刻的印象。 2、高度还原了苏联政府及其官员对事件处理的方式和态度。 虽然有个别人物的事迹尤为感人,但是他们在处理这起惊天事故中的艰难处境,更反应了苏联政府整体上的虚伪、傲慢、无知和独断专权。 为了避免让外界知道这起重大事故,宁可牺牲数万群众的健康也要隐瞒;有血性的科学家坚持寻找真相,却处处面临阻挠;负责事故救援的瓦列利·列加索(剧中的首席科学家),最后被终身监禁,自杀于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的两周年纪念日…… 正如上面的截图所说,切尔诺贝利事件,或许是苏联解体的真正起因。 3、不仅仅是批判。 虽然影片对苏联政府官员的丑恶嘴脸刻画,让人印象极为深刻,但是影片没有完全停留在批判上面,它同时也刻画了无数的有血性有良知的人,如何不惧死亡威胁,尽自己最大的努力,降低核泄漏事故造成的影响。例如克服重重困难寻找真相的女科学家乌拉娜·霍缪克;明知核辐射会让他们折寿(后来大多数人没有活过 40 岁),仍然义无反顾